高校中时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诈骗案件,面对如此境况,望同学们能够提高警惕,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,努力保护好自身及财产安全。
一、电信诈骗。上海高校曾出现一起电信诈骗案件,行骗者冒充公安局、法院、检察院等单位执法人员,随机拨打固定电话或发送短信,显示国家机关的热线号码、总机号码,以被害人的银行卡被犯罪嫌疑人以洗钱方式盗用、银行卡内资金涉嫌犯罪所得、涉嫌贩毒将被执法机关冻结等作为理由,骗取被害人信任,并提供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,要求被害人将自己银行卡内的金额转入“安全账户”。当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时,千万要保持冷静,并及时与父母、朋友、老师或校保卫处的人员联系,切勿自己草率行事,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。此类电信诈骗案并非新的作案手法,但仍有学生陆续被骗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、宣传栏、墙报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宣传,并发挥辅导员的作用,对学生加强安全防范教育。
二、售票行骗。每逢春节返乡时,同学们大多是在学校附近的售票点购买车票,骗子便趁势在学校周围设立多个售票点,而学生们买到的车票其实只是一张收款收据,上面只简单地写着到达的目的地,座机号码,收款人姓名及没有印章的公司名称。学生们千万要注意这种骗局,买票最好到国家专门开设的营业厅去买,不要轻易相信那些私人的售票点。遇到这种情况时,应及时报警,联系当地的警局。
三、网聊行骗。一些女大学生在网聊时,遇到自称是富二代,高富帅之类的人,因轻信他人结果被骗。因此同学们在网络虚拟环境要更要明辨真假,注重防范,保护自己的信息和财产安全。
四、中介诈骗。很多学生为帮助父母分担昂贵的学费,常常会选择做兼职,而骗子则利用大家这一心理,以中介费为由行骗。最常见的是让大学生先交200元押金或介绍费,答应协调好需要家教的家庭,再行联系,最后却杳无音信,一去不复返。这种骗局已经让很多同学上当,因此同学们要格外注意,先找到正规的中介机构,打探清楚并确认无误后再做打算。
面对复杂纷乱的社会环境,同学们一定要学习掌握安全防范常识,以清醒理智的心态思考分析问题,认清环境,不轻信他人。遇到问题多与家人或师长沟通,积极听取他人建议,在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的同时保障好自身安全。
(法律协会:王丽娟、王慧敏,学生助理:程子寒)